区内经济
同阳新村的致富路
“690户村民,6户村民因双老、重病等原因需政策性兜底,贫困率已降到百分之三以内,去年人均收入7671元。”近日,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同阳新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东向记者介绍,从2016年村集体收入不足8万元,到去年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同阳新村走出了一条多业发展的致富路。
44岁的何志川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移民搬迁之前他一直靠种地为生。2015年,何志川从彭阳县搬迁至同阳新村。外出务工过程中,他积极向工地专家请教技术,自学建筑工程专业知识。2016年,何志川和本村部分村民在建筑工地承揽砌围墙、铺面包砖、园林绿化等小工程。
经过不懈努力,何志川的年收入从最初不到3万元到现在超过10万元。“自己富不算富,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2017年3月,何志川在村里成立了劳务公司,先后组织80名村民到阅海万家二期、湖畔嘉苑三期等工地务工,还组织部分妇女劳动力在阅海万家开展保洁、绿化等工作,带动村民每年增收2万-5万元。
“村党支部根据移民需求,举办了20期农业技术、汽车维修、挖掘机、电焊工、瓦工等实用技能培训,培训村民1300人。积极协调辖区扶贫办、就业局等部门组织专场招聘会20场,新增就业200人次。同时,鼓励支持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引导移民自主创业,目前已成立2家劳务输出组织,培养劳务经纪人35名,可带动全村1000多个劳动力。”王东告诉记者。
49岁的杨进林和妻子在村里开了间馒头店和商店。从搬来之前的年收入不到1万元,到现在的年收入5万元,杨进林的幸福日子就像他的馒头一样“蒸蒸日上”。
“我托管了一头奶牛和一头肉牛,自己只掏了1万元,每年可以领到分红6800元,奶牛可以领6年,肉牛可以领3年。”杨进林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同阳新村村民人均配置0.5亩水浇地,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耕种,每户每年分红1200元—1500元。由政府补贴1.8万元、村民自筹5000元,为每户购买1头奶牛委托养殖企业进行托管,每户每年可获得2800元的分红;2017年村里又实施肉牛托管项目,村民自发出资5000元作为风险金,并成立合作社,由银行向合作社提供每户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担保,将5万元交由宁夏伊源牧业有限公司购买肉牛进行托管经营,保证每户每年分红不低于4000元。
去年7月,同阳新村结合当地劳动力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多方筹集资金引入宁夏科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同阳新村食用菌培育园,按照“企业运营+贫困户务工+村集体获利”模式运营。同时,西夏区科技局与西夏区扶贫办、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向同阳新村食用菌基地投资50万元用于菌种制种,送去猴头菇、灵芝菌种20万包,并给菌棚安装通风制冷系统,提供技术指导。
“目前园区分为三期,一期三栋36间菌菇培育室,一栋灵芝深加工车间,二期一栋1800平方米菌棒生产线、原料堆放间及有机肥加工车间,三期将把园区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体,通过旅游观光带动深加工灵芝粉、猴头粉系列产品的销售,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400万元,村民不出远门就能有活干有钱挣。”王东告诉记者,企业与村里签了15年合同,今年村集体可分红50万元,明年起连续14年每年可分红100万元。